政协之窗|委员讲故事-周健:牢记委员使命,赋能城市发展
时间:2025-08-13 16:55:04 来源:i内江我是新闻出版界的政协委员,也是一名扎根甜城13年的文化创意创业者。在这里,我从“四个认识”分享自己的一些履职实践与思考。
认识政协性质:从“商业思维”到“政治思维”的跨越
2012年刚返乡创业时,我的眼里只有客户和项目。成为政协委员后,第一次参加政协会议听到“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的论述时,突然意识到:我们企业服务的数百家单位,正是政协协商的参与者。
于是,我把广告公司的“用户调研法”转化为履职工具:
在服务众多内江本土品牌时,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号召,同步收集内江民营企业发展的一线难题,撰写了《关于用好内江造内江用平台,推动本地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
策划城市文旅品牌定位时,主动加入“政协委员观察员”角色,记录市民需求20余条,并最终形成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内江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
这份转变让我明白:政协的舞台能让商业经验转化为公共价值。
认识政协职能:把“创意专长”变成“履职利器”
我们公司有句口号:“用文化创意讲好本土故事”。成为政协委员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用专业能力履职?
这份《关于打造“大千文化IP矩阵”的建议》,正是用我们公司自建的“棱镜智能决策系统”分析近万条文旅数据后形成的。更让我自豪的是,在非遗传承调研中,我们为天趣餐饮设计的天趣宴、天趣十二道菜,现已成为传承大千菜系文化的重要力量。
创意人的脑,政协委员的心——这就是我的履职密码。
认识委员责任:让“新阶力量”成为“温暖力量”
作为一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我积极加入“新阶四季送”团队,开展了冬送温暖“筑家行动”。从单打独斗做公益,到加入新阶&红会ESG联盟带动数十家企业参与,我深刻体会到:政协委员不是个人荣誉,而是社会责任。
疫情期间,我们用24小时蹲点式服务为疫情指挥部提供交通要点检测分流导视系统;洪灾时,组织公司设计师连夜制作救灾指引图……我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恪守为民之责,为民解忧,这是政协委员的使命所在,也是价值所在。
认识时代要求:以“凝心聚力”展现委员担当
作为文化创意行业的从业者,我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政协委员不仅要做好“履职作业”,更要当好“凝心聚力的粘合剂”。我们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打造了三个“聚力平台”。
搭建“创意会客厅”,定期组织新阶人士、民建青年、文创从业者开展主题沙龙,把咖啡香变成建言香。在今年“星5沙龙”“民建青年说民建”系列座谈会上,收集了来自各行各业的10余条意见,准备纳入到今年的社情民意和调研提案中。
坚持公益传承,凝聚向善力量。我们打造了独特的“摩西公益文化”全员公益日。连续10年坚持“99公益日”全员捐赠,公司1:2配捐,累计参与超300人次,帮扶范围覆盖助学、助医等多个领域,部分离职员工至今仍保持公益日捐赠习惯。一位95后设计师说:“原来我的一个设计费零头,就能让山区孩子吃上一顿营养餐。”这让我明白:公益不是施予,而是唤醒每个人心中的善意之光。
从广告人到政协委员,我完成了三次蜕变。服务对象从“客户”变成“群众”;工作标准从“甲方满意”变成“人民满意”;人生追求从“商业成功”变成“社会价值”。
站在新起点,我将继续深耕“数字履职”,为委员履职赋能;打造“创意履职工作室”,培养青年委员履职能力;扩大ESG联盟,带动更多的企业参与公益。
记者: | 邬丹 |
编辑: | 唐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