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水生态文明新格局 努力绘就美丽中区新画卷
时间:2023-11-13 11:32:39 来源:内江广播电视台近年来,市中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了一批关于沱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民生工程,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绘就沱江流域综合治理美丽新画卷。
近日,记者来到白马污水处理厂看到,运维人员正在巡检设备,整个处理厂有条不紊的运转着。据了解,白马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PPP项目是全区第一个正式启动实施的PPP项目,总投资1.02亿,2017年建成投入运行,2019年底完成提标改造,出水水质标准达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成25个场镇污水处理厂、3座垃圾压缩站,实现场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乡垃圾收运全覆盖。
内江川水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白马污水处理厂厂长吴佳伟告诉记者,“白马镇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白马镇场镇生活污水,日处理规模5500方,主要是采用A²O+BBR工艺,经过处理后,我们的出水达到岷沱江DB51标准,排放至沱江。”
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在大自然湿地公园里,冬日暖阳高照,微风习习,照出湖光桥景的波澜,优美的环境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游玩。据介绍,大自然湿地公园水体面积约3万平方米,利用水生植物、浮游生物、鱼类、贝类等在湖内形成生物链,加以人工干预,构筑绿色循环的水生态。
市民袁英说,“今天我是跟我的同学他们一起到这个大自然来耍,以前的大自然没得那么宽,现在的大自然打造得很好,休闲娱乐区、环境、绿化等各方面都弄得比较好,很适合我们中老年人来耍。”
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一直以来,为改善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市中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出流域污染防治“一盘棋”,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推动流域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互动协作,坚决把沱江流域综合治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大力开展全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累计整治入河排污口78个,完成龙凼沟、古堰溪、益民溪黑臭水体治理和劣Ⅴ类水库整治;有序开展乌龙河、五凤溪、八一水库等小流域生态修复项目,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不断提升沱江水环境质量,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如今,沱江水环境质量大幅改善,沱江脚仙村国控断面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Ⅲ类,2022年以来跃升为Ⅱ类水质,逐步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互融共生的新格局,构建起绿色发展新空间。
市中区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管理股负责人周正莉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小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抓好治污设施运维管护,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不断提升沱江水环境质量,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记者: | 林艺 |
编辑: | 钟欣航 |
审核: | 尧一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