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牌坊之乡隆昌626期《感恩奋进担使命 凝心聚力谱新篇——隆昌市政协2024年履职纪实(下集)》
时间:2025-01-30 20:00:00 来源:i内江聚焦主业 凝聚共识
以“共协商”擦亮“新品牌”
“协”以聚力,“商”以求同。一年来,市政协准确把握专门协商机构职能定位,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隆昌落地见效,持续擦亮“有事来协商隆桥驿协商会”品牌。
一年来,覆盖县、镇、村的三级协商平台全面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组织开展“有事来协商”等协商议事活动130余场次,组织委员、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2100余人次,提出有建设性意见建议490条次,推动解决实际问题416个。
拓宽“广协商”的渠道。组织政协委员、政协干部深入各村社、各行业,通过访民情、听民意生成小微协商议题,推动协商服务农村基层、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并发动群众、乡贤、产业主、企业家等参与协商,推动解决实际问题200余个。积极创新协商模式,涌现出龙市镇“百家谈”流动议事堂、石碾镇“小板凳”协商、云顶镇“古寨话事”等协商模式,让随时随地协商成为可能。
搭建“深协商”的舞台。持续完善以政协全会为龙头,以常委会专题议政性协商为重点,以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小微协商为常态的“六位一体”协商体系。创新跨区域协商、联合协商模式,与荣昌区政协联合搭建“渝事好商量有事来协商”平台,有效解决跨区域森林防火、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问题;与富顺县政协联合搭建“有事来协商富隆协商会”平台,开展助推龙市河流域共界河段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协商,实现龙市河水环境联防联治。组织龙市河中下游流域5个镇开展助推龙市河干流中下游生态环境联合协商,不断为改善水环境质量贡献政协力量。
隆昌市政协“川渝‘小协商’助力稻渔产业发展解难题”协商案例被省政协编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四川基层实践——“有事来协商”工作典型案例选编》。由人民政协网承办的“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协商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对隆昌政协打造协商品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进行了专题报道
落实“真协商”的成果。一年来,我们把23件社情民意、15件提案转化为协商议题,把19件协商成果转化为政协提案或社情民意,并对协商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开展全程跟进,全力做好协商后半篇文章。市政协聚焦城乡供水一体化,在2023年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运行”界别协商的基础上,廖真诚、刘丹、赵友萍等委员提交了“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全面提升居民用水质量”提案。2024年11月20日,市政协组织开展了“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全面提升居民用水质量”提案办理“回头看”协商,就群众关心的用水、水质、水价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进一步推动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进程。
守正创新 强基固本
以“强队伍”激发“新担当”
队伍建设,是政协履职的有力支撑。市政协持续强化自身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政协委员、政协干部队伍。
突出学习赋能“强本领”。坚持以“书香政协”建设为载体,举办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展读书分享、文史沙龙、送书画下乡、书画展览等活动,引导政协委员将读书与履职、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中共、特邀界别开展“跟随伟人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红色家书诵读活动,促进委员在交流探讨中提升能力素养。
突出强基固本“增实效”。建立“四联”工作机制,启用“智慧政协”掌上履职云平台,出台《委员管理办法》,激励当好“责任委员”,交好“履职作业”,把人民政协建设成委员之家、民主之家、团结之家。
突出知行合一“展风采”。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干部切实履行“五个一”要求,积极参加协商、视察、监督等活动,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黄体元委员反映的《关于农机跨区域作业的三点建议》被全国政协采用;参加内江政协第一届运动会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暨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文艺汇演,在活动中展示政协委员精气神。
在全市政协委员的共同努力下,隆昌市政协被评为全省“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先进集体、全省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因积极参与“有事来协商”、“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等工作,刘勇、刘祖铫、钟文德、谭美等24名政协委员被内江市政协及以上表彰表扬。因立足岗位创一流,杨文娟委员被评为全省百名优秀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刘军梅委员被授予全省三八红旗手称号,曾祥集委员被评为内江市优秀律师。
扬帆起航正当时,砥砺奋进再出发。隆昌市政协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投身凝心聚力、决策咨询、协商民主、国家治理第一线,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政协力量,交出政协“答卷”。
编辑: | 谌平 |
责编: | 邱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