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水巷子:藏着半部甜城史
时间:2025-11-11 19:00:00 来源:i内江始于明清、因水而生的市中区钟鼓楼社区水巷子,历经“因水而生—烟火鼎盛—时代转型—文化重生”的变迁。在近年老城更新中,这条老街巷避开大拆大建,以文化打卡地的新姿态,让市民游客在烟火气中触摸内江城市根脉。
水巷子的诞生与内江“城依沱江”的格局紧密相关。明清时期,这里是居民挑水的必经之路,沿坡而建的石阶每隔数十级设一处歇脚平台,常年水渍让“水巷子”之名沿用至今。同时,作为沱江水运辅助空间,邻近码头的挑夫、船工常在此歇脚,见证了“甜城”的商贸繁华。
市民 邓咏梅:
基本上几十年了,都还是走梯砍那里上来,都是那样的,河坝街,以前,浮桥那方(过来),很闹热。
城市发展中,水巷子曾沦为背街小巷。老城更新时,墙体彩绘再现“挑水场景”“蔗船渡江”等画面,青石板路与壁画相映成趣,在保留居住功能的同时,让“生活巷道”转型为文化打卡点。
市民 祝革利:
小时候就开始在那里抬水,甘蔗码头那些都在那下面。
记者 龙朝阳:
我发现这个水巷子的阶梯跟其他地方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每隔几梯就有一个小平台,每隔几梯又有一个平台,据说是为了方便当时挑水的人暂时的把桶放下来歇息,还是非常的人性化。
如今,漫步水巷子,既能丈量岁月痕迹,也能品味乡愁情怀,这条老街正以坚韧与温情,诉说着内江的城市记忆与人文底蕴。
| 编辑: | 毕凯旋 |
| 责编: | 邱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