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市中区新闻

“小站”大爱 撑起未成年人保护“幸福伞”

时间:2024-06-10 19:00:00 来源:内江广播电视台

近年来,市中区高度重视未成年保护工作,坚持“标准化”建站、“示范化”打造、“精准化”服务,不断完善基层未成年人保护“阵地”。目前,牌楼街道、全安镇等7个基层未成年人保护示范站已投入运营,切实打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最后一公里”。


端午佳节,市中区牌楼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示范站内热闹非凡,辖区的老人和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学习包粽子,扎艾草花束,在浓浓粽香与艾香中分享节日喜悦。


市民 陈家金:我今天包了粽子,制作了艾草花束,了解了端午节习俗,很开心。


市中区牌楼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示范站站长 曾丽娟:此次活动是为了让老年人和小朋友了解我们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体验亲身制作的乐趣,进一步体现社区基层组织对辖区老人、困残儿童的关心关爱,让大家感受节日的快乐,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除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外,市中区牌楼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示范站以未成年人需求为导向,整合各类资源,提供政策咨询、精神慰藉、心理疏导、入户探访、救助帮扶、个案跟踪、认定评估、危机干预等服务。目前,全区7个基层未成年人保护示范站的护“未”触角不断延伸,让未成年人享受到更优质的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司法和网络保护,为孩子们筑起了一个个温暖的港湾。


据了解,市中区始终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为“朝阳工程”抓紧抓好,按照集约配置要求,聚焦“六大保护”,采取“公益+低偿”“公益+市场”等方式,立足市中区实际,着力打造“ 童享中区、童心向上”特色品牌,切实做好全区未成年人保护示范站建设。同时,联合多方力量,强化社会参与,通过政府委托、社会捐赠、项目合作、重点推介、孵化扶持等多种形式,积极培育、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关爱保护项目,形成全社会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大格局。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