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婆城”:探寻藏在街巷里的“招牌”美味
时间:2025-10-09 19:50:00 来源:i内江“大千故里甜食之都”,内江的美食版图镌刻着蜀地文明的密码:从汉代“资中冬尖”的盐商传奇,到盛唐“蜜饯技艺”的宫廷贡品;从张大千笔下“干烧鱼”的文人雅趣,到码头船工灶台“牛肉面”的市井烟火。今天的美食之旅来到了第六站——“婆城”威远,一起去感受那些被威远人藏在心间的美味。
记者 龙朝阳:
提到威远美食,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羊肉汤,今天让我们先去品尝一碗暖心暖胃的羊肉汤,然后顺着街头巷尾的香气,去解锁更多舌尖上的惊喜。
威远荷花街的祥林羊肉汤,凭借传统手艺已经经营了十余年。作为威远新场人,85后店主蒲祥林可谓深得“新场羊肉汤”的真传,先后在新场镇、自贡市开过店的他,凭借着政府鼓励餐饮创业的东风,和妻子一起在威远县城开启了创业之路。
祥林羊肉汤店主 蒲祥林:
现杀,每天早上买(山羊),买来杀起,就现熬汤,它的汤色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雪白,现在有很多新式羊肉汤,它的汤色就是相对来说偏白一些,我们这种现熬的就稍微偏黑一点。
蒲祥林说,自家羊肉汤虽不是雪白浓稠,却自带一种本真的清香,这既源于他对食材的坚持,同时也是对新场羊肉汤的传承。
市民 李双华:
我们威远的羊肉汤,我觉得这一家算比较好的,它这个汤色、羊肉比较正宗,可能是本地新场的羊子,我们都比较喜欢来,对这里的评价都还是蛮高的,我们威远主要就是羊肉汤,确实整得巴适。
如今,在妻子的配合下,蒲祥林不仅陆续开发出酸辣羊血、爆炒羊肝、回锅羊肉等炒菜系列,同时还把羊肉包子、羊肉饺子做成了食客们的心头好。
祥林羊肉汤店主 蒲祥林:
(平时)来旅游的就是五湖四海的都比较多,到了过年过节就是我们威远县,周边乡镇的这些打工人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吃一碗威远羊肉汤,这个就是家的感觉。
除了家喻户晓的羊肉汤,威远县当铺巷的钟凉面同样也在很多人的记忆深处刻下了符号。
据店主田惠介绍,30年前,她就和丈夫钟利平在巷口摆摊,直到2019年才搬入巷内开起了店,主营就是凉面、凉皮、凉糕、凉虾和狼牙土豆,几乎所有老主顾都知道,她们家的小吃都是纯手工制作。
市民 倪婷:
以前每次放学了过后,路过都会过来吃,现在我已经都在成都上班了,然后现在每次回来都会过来吃。
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钟凉面的经营场所不大,但无论后厨还是用餐区域,处处尽显清新、干净,而这也印证了田惠常说的,“味道再好,不干净、不卫生就是对顾客不负责”。
钟凉面店主 田惠:
远方回来的娃儿些读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吃我们的小吃,吃了才回家,还有就是走的头一天,也要跟我们打电话,他要打(包)好多走,第二天我们就马上给他做好。
威远人热情好客、善于包容,这一点不假,甚至在美食方面也尽显兼容并蓄。在威远兰草街,有一家由贵州夫妇创办的新奥尔良烤翅店,如今这家店铺已成为威远县家喻户晓的名小吃。
店主危登刚告诉记者,自己和妻子先后在省内外多地开店,大多因为当地人不喜欢自家口味而失败,唯有2012年到威远之后,才发现威远人的热情与包容。
市民 陈丽萍:
过节那个时候排队,我在对面点,起码都要个把小时才烤得起来,确实很好吃,反正味道是比较巴适的,而且就是相当于我们威远的一个特色。
把“端木遗风”当成店训,凭信誉在威远立足,危登刚夫妇从不掩饰自己的好生意,但每当被问起小店为何不选择扩大时,他们表示只为了坚守品质和最初的味道。
新奥尔良烤翅店店主 危登刚:
因为你扩大了,完全要请人来干了,就完全不是我们自己亲手亲为的来做了,如果你换了人,味道首先要变,第二就是那个质量要差一点,对不对,因为我自己的店子,我肯定希望我店子做得最好。
祥林羊肉汤以传统手艺熬出本真清香,钟凉面用三十年手工滋味唤醒记忆,贵州夫妇的新奥尔良烤翅在威远成为特色。婆城威远的美食藏着无数暖心故事,充满烟火与诚意,无论您是探店打卡,还是寻求舌尖惊喜,威远独有的风味都期待您的到来!
记者: | 代勇 黄正华 龙朝阳 钟欣航 |
编辑: | 唐贞 |
责编: | 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