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新闻

守护千年经纬 探访隆昌夏布编织工艺

时间:2025-09-04 19:50:00 来源:i内江


在隆昌,有一项传承千年的手工技艺——隆昌夏布编织工艺。它不仅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成为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隆昌,聆听织机声中的那份坚守。


隆昌夏布编织工艺传习所负责人 杨显春:


我从大概就是20岁左右开始做(夏布生意),现在都50多岁了,做了30多年了。


隆昌夏布编织工艺传习所负责人杨显春一边回忆,一边向记者展示室内陈列的物品。


展览架上,夏布扇轻摇生风,背包与拖鞋则以质朴麻纹展现自然肌理;四面墙上,织染的夏布衣裙轻盈透气,夏布画中的山水仿佛仍带着苎麻的清芬。展架一旁,半人高的成品夏布整齐叠放,边上的纸箱上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那是杨显春准备发往韩国的一批货物。


隆昌夏布历史悠久,北宋时期曾作为朝廷贡品,被称为“泸州班布”。明朝隆庆年间隆昌建县后,改称“隆昌夏布”,并融合湖广移民带来的织布技艺,形成独特风格。夏布以“天然纤维之王”苎麻为原料,需经过打麻、晒麻、绩麻、挽麻团、牵线、织布等十二道纯手工工序。


隆昌夏布编织工艺传习所负责人 杨显春:


下一步还是往深加工这方面发展,因为现在都是做的坯布。我们想的还是慢慢的把它传承,继续传承下去,再和年轻人讲嘛。因为这个夏布行业,要带动很多农户。像特别那种七八十岁、八九十岁的老年人都能够挣这个钱。


2000年,“隆昌夏布编织工艺”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郑应光在当地办起夏布生产工厂,采用“农户+工厂”的模式,让周边农户在家就能织布;2016年,他成立公司,把隆昌夏布卖到了国外。如今,工厂每月能生产700-800卷夏布,大部分销往韩国。


隆昌应鸿麻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 郑应光:


开厂就想着把(附近村民的就业)带动起来,这些老老少少,都可以在这里挣钱。

记者:向素玉
编辑:唐贞
责编:王雨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