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新闻

秸秆回收再利用 生态经济“双丰收”

时间:2025-08-08 19:50:00 来源:i内江


眼下,我市大春作物陆续进入收获期,秸秆综合利用也同步高效推进。曾经秸秆处理是棘手问题,随意丢弃或焚烧既污染环境,还存在火灾隐患。如今,我市通过秸秆还田、饲料加工等方式,既提升了耕地质量,也解决了养殖业饲草不足问题,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日前,记者在位于东兴区田家镇七家嘴社区的国兴秸秆收储加工中心看到,前来运送玉米秸秆的村民络绎不绝,一辆辆满载玉米秸秆的车辆排队等候过磅称重,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家住东兴区田家镇万年村的村民钟国民,今年种植了7亩多地的玉米。据他介绍,在加工中心建成之前,秸秆或是被遗弃在田间,或是搬回家中作为柴火使用。如今,每亩地的秸秆能够卖出400多元,对此钟国民感到十分满意。


村民 钟国民:


(玉米)秸秆一亩能卖到4、500块钱,7、8亩(玉米秸秆)整得好卖得到4、5千元。


据了解,运送来的玉米秸秆将被送到加工车间,在经过粉碎、压缩等一系列工序后,将转化为畜牧饲料。


国兴秸秆收储加工中心现场负责人 朱学彬:


我中心收购范围辐射周边6个镇、70余个村,今年已收购4000余吨,今年计划收储2万余吨。收购后的秸秆将被加工成牛羊青贮、黄贮饲料,产品畅销云、贵、川、渝等地,供不应求。


除了将秸秆送至秸秆收储加工中心外,我市还积极动员规模养殖场前往田间收购秸秆。同一天,记者在东兴区田家镇万年村看到,东兴区勇巍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杨信军正带领工人在田间收割玉米秸秆,并现场进行粉碎处理。后续,这些秸秆将被运回养殖场制成饲料。据杨信军透露,他今年预计回收700余吨玉米秸秆用于制作饲料,基本能够满足养殖场一年的饲养需求。


东兴区勇巍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 杨信军:


我养了400头肉牛,自开养殖农场以来,我们都是到田头收购秸秆制作成养殖饲料,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一年可以节约10多万的养殖成本。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初步建成覆盖县、镇、村三级的秸秆收储网络,包括县级收储中心14个、镇级中心119个、村级收储点965个,共配备秸秆粉碎机729台,以“肥料化、饲料化为主,燃料化为辅,基料化、原料化为补充”的“五化”利用格局逐步成型。截至目前,全市大春已收集玉米秸秆5.37万吨,占可收集量的9.15%,其中养殖业主收集利用秸秆青贮3.1万吨,同比增长55.1%。


内江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副主任 陈武军:


我们将重点聚焦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持续推进秸秆饲料高质化,培育和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的综合利用主体,推动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格局,真正让秸秆变废为宝,确保全市(年度)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完成空气质量“0.1微克”攻坚行动重点目标任务。

记者:杨腊
编辑:唐贞
责编:彭川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