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新闻

威远县静宁村:古韵悠悠中的岁月回响

时间:2025-05-06 19:50:00 来源:i内江


走进中国传统村落,带您探访被时光浸润的村庄,触摸斑驳墙垣里的家族故事,见证非遗技艺的代代相传,在寻常巷陌间感受古韵与新生,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威远县向义镇静宁村,一起感受静宁寺的独特魅力。


在威远县向义镇静宁村的山水怀抱之中,隐匿着一座气势恢宏的寺庙——静宁寺。这座始建于清末民初的建筑,不仅是四川省规模最大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更是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的艺术瑰宝。


静宁寺始建于明代,史称高峰寺,明末被毁后于清代重建,又被称为高庙子。清末时期,当地朱郑氏筹集资金,再次对其进行大规模修缮扩建,最终形成如今的2.2万平方米的明清建筑群。


威远县向义镇静宁村干部 赖太明:


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儒林院的位置,儒林院还有很多红色抗战故事,1931年抗日战争爆发那个时候,东北中山中学和东北中学就迁址于此,这周围全都是当时学生的教室,那些学生在教室,一个主要是学习理论知识、文化知识,二是宣传抗战思想,三是要搞勤工俭学,他们勤工俭学又还办到有女子工厂,女子编布、编草帽,男的就编锅盖、筲箕,卖了过后来维持学习。


虽然室内的课桌和生活用品已不在,但月洞门和木制窗户依旧,往昔场景仿佛仍在。已是耄耋之年的周浩然虽未与当年儒林院的学生谋面,但自上学开始,他便迁居与此,用65年的时间,不断延续着这里的教育使命。


退休教师 周浩然:


那个时候迁到静宁寺来,主要是因为静宁寺什么都比较方便,读书也近,几十年应该说是很快就过去了,但是这几十年在这个学校里面,还是认认真真的干我的事情,向社会回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和周浩然一样见证着静宁村变化的,还有村头那棵饱经岁月洗礼的龙眼树,布满青苔的树干、刻有树龄的铭牌,既承载着村民的乡愁与回忆,更记录着村落的发展变迁。


村民 兰家正:


我们这一批的娃娃都是十个,1963年的娃娃都是十个,还有些女生,还有更小点的,就一二十个娃娃,都上去摘来吃。


如今,虽然百年龙眼树仅剩5棵,但静宁村种植龙眼的传统始终没变。在山下的龙眼种植基地里,刚成长壮大的龙眼树充满生机,它不仅象征着静宁村的产业发展,更代表着古村落的新希望。如今,静宁村按照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培育了多个种植基地,还发展电商销售农产品,让这片古老又年轻的村落焕发出新的活力,续写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篇章。


传统古村落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坚固桥梁。我们理应怀揣着敬畏之心,精心守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积极开拓创新思维,让古村落与现代社会深度融合,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

记者:代勇 罗娇
编辑:唐贞
责编:王雨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