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邂逅金融主播 助力隆昌土陶出圈
时间:2025-02-15 19:50:00 来源:i内江在数字化浪潮中,网络带货异军突起,如一股新兴力量,重塑商业格局。就在这股网络带货蓬勃发展的时代洪流里,隆昌土陶,这项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省级非遗,与金融服务网络主播奇妙邂逅,凝聚匠人匠心的古老技艺,在时代前沿的营销模式中,融入川渝,迅速出圈。
隆昌农商行东区支行 郑常兰:
家人们,赞赞点起来!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敬民窑2025年新春第一窑,马上就要开窑了。
郑常兰曾在隆昌农商行圣灯镇支行工作数年,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郑行长”,如今的她虽已调任隆昌农商行东区支行,但“郑行长”的称呼却沿用至今。虽然工作在银行,但她的“办公室”遍布隆昌各大企业、农场,而梨园村利民土陶加工坊就是其中之一。在她的镜头下,窑门缓缓打开,滚滚热浪裹挟着烟火气扑面而来。隆昌土陶代表性传承人丁敬民探身入窑,在女儿丁淯林的配合下,小心翼翼的取出各式各样的作品。
隆昌土陶代表性传承人 丁敬民:
以前我们的产品都比较单一,造型也不多,自从郑行长帮我们直播带货过后,很多网友建议,让我们把器型的样式、造型,各方面多样化点,甚至还有些网友发图片,让我们定制。
隆昌土陶制作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并于2018年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今年50岁的丁敬民从事制陶行业已有38年,作为隆昌土陶代表性传承人,他也想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隆昌土陶、爱上隆昌土陶,然而在此过程中他却遭遇了发展的“瓶颈”。
隆昌土陶代表性传承人 丁敬民:
像那种小花钵是十块钱一个,但是十块钱一个要有人买,你现在销路窄了,大家就是说市场的冲击来的时候,你是无法(竞争)的,他们走的现代化,它成本低,它卖价低,我们传统工艺成本高,卖价高,你就没得办法跟人家那个(竞争)得。
传统民用土陶产品销路有限、内卷严重,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网络经济浪潮中生存下去?丁敬民发了愁。本想找银行贷款扩大规模的他,没想到遇到了自己的“贵人”。
隆昌土陶代表性传承人 丁敬民:
当时我们的资金也困难、销路也困难,如果不是她一路支持帮助我们走,我们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跑贷款、做直播,既解决了资金难题、又拓宽了销售渠道,在郑常兰“一条龙”式的金融扶持服务下,丁敬民家的土陶订单纷至沓来,远销全国各地,直接火出了圈。
隆昌农商行东区支行 郑常兰:
家人们,这是一把叫做“高山流水”的把把壶,就是这样把在手心里的把把壶,你看看它的落灰、它的滴釉、它的色泽,在我们看起来,我们专业的看,它这个算不算一个上好的佳品了?
丁淯林:
算是,因为它不仅看起来好看,它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作为隆昌土陶的新生代传承人,丁淯林主要负责产品销售,肩负着“销售总监”的职责,然而在她看来,真正配得上“销售总监”这个职务的人还是郑常兰。
丁淯林:
在我心中,郑行长就是我的师傅,她的思路很清楚,处理问题也非常理性。她在直播带货的过程中,她会兼顾多方,既会为网友谋福利,也会从我们商家的成本考虑,就是因为她这种双赢的一个氛围,所以说我们隆昌土陶才卖出了圈,卖到了全国各地。
隆昌农商行东区支行 郑常兰: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帮助我们隆昌的企业健康、茁壮的成长,我们就借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东风,向重庆学经验、到成都搬模式,逐渐探索出一条“走出来、沉下去”的工作思路,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也为他们的资金管理、产品销售、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我市各金融服务机构强化普惠性金融支持,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当前,隆昌正与荣昌共建“中国西部玻陶产业之都”,作为隆昌传统特色产业,已纳入成渝双城经济圈融合发展重点产业规划的土陶,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记者: | 代勇 黄正华 邹明 |
编辑: | 张磊 |
责编: | 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