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金秋虾肥谷满仓 “稻虾共生”迎丰收
时间:2024-08-13 19:30:00 来源:i内江金秋稻米香,虾肥谷满仓。在隆昌,稻虾共作模式下的水稻和小龙虾迎来丰收,村民们抢抓农时收割水稻、捕捞龙虾,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早上6点过,位于内江隆昌市胡家镇同心村的小龙虾收购点已经热闹了起来,村民们忙着将不同大小的小龙虾分类装箱后发往成渝两地。
隆昌市胡家镇同心村村民 周宾:近段时间一天收两三千斤,今年总的来说龙虾的价格提高了,大虾卖30多(元/斤),中虾卖20多(元/斤)。我们胡家都是稻虾养殖,要多卖1-2元/斤,我们基本上都是喂的豆子、苞谷套起喂的,肉质更好,口感更好。
据周宾介绍,他在周边收购的小龙虾都是通过稻虾共作养殖的,肉质和口感更好,深受外地客商的青睐,价格也比一般小龙虾高一些。
在隆昌市胡家镇黄桷村,连片的稻虾田里满目金黄,村民卢发春和儿子卢伟正在稻虾田里忙着收割水稻。尽管豆大的汗珠布满了脸颊,但父子俩的脸上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隆昌市胡家镇黄桷村村民 卢发春:“稻虾共养”又收了谷子,又收了小龙虾,而且稻虾的品质更好了,料子也喂得更少,减少了成本,而且增加了稻谷和龙虾的总产量,每亩增加3到4千元。
据了解,今年70岁的卢发春,从五年前开始稻虾种养,在他的带动下,外出务工的儿子、女婿都陆续回到家乡发展稻虾产业。目前,他的种养面积已从几亩发展到了如今的70余亩。
隆昌市胡家镇黄桷村村 民卢伟:因为屋头父母,包括妹弟都在养殖龙虾,看来效益还比较可以,所以也回来搞了几十亩进行养殖,大概养了两年时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可以,收入各方面还是比较稳定。稻虾养殖一方面虾有收入,种稻谷方面也有一定收益,所以情况还是相对比较满意。
记者注意到,与其他地方采用联合收割机大规模收割稻谷不同,当地大多采用人工方式收割稻谷。
隆昌市胡家镇黄桷村党总支书记郑贤斌:收获的时候我们是纯人工收割,这样的目的一个是不影响稻虾田的水质,再一个不影响下一季再生稻稻桩。
据了解,稻虾共作田中,水稻可以为龙虾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避暑遮荫的场所,而龙虾的排泄物则成为水稻生长的优质肥料,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促进了水稻的绿色生长。这种循环农业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显著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让产出的稻米更加香甜可口,龙虾的肉质也更鲜嫩,营养更丰富。
近年来,隆昌依托水田资源优势,通过稻田种养生态循环模式大力发展稻虾共作特色产业,实现水稻稳产、龙虾增收。截至目前已累计发展稻渔产业17.8万亩,其中,标准化稻虾种养8万余亩。每亩可产优质水稻1000斤,优质水产品250斤,亩均产值7500元以上,比常规水稻单作模式,亩均增收3800元以上。
接下来,隆昌市将围绕“川南早虾”等区域公共品牌做好品牌建设,培优网商平台,打造隆昌稻虾IP;持续高举“以渔促稻、稳粮增收”鲜明旗帜,发挥稻虾养殖对粮食安全和水稻品质提升的积极作用,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促进稻虾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记者: | 潘皓 |
编辑: | 张磊 |
责编: | 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