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热点

注意!四川多家景区发布疫情防控新措施

时间:2021-07-31 11:29:10 来源:四川日报


针对当前疫情严峻形势
四川省多家文旅景区和场所
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通知

“孩子好不容易放个暑假
还能出去耍不?
景区门票还能买到不?
要提前做核酸检测不?”

收到许多家长的三连灵魂发问
江粉儿赶紧为大家
梳理了各景区部分关键信息
游客可根据各景区要求

及时调整、取消出游行程


川南大草原景区


川南大草原景区疫情防控公告


尊敬的游客朋友:

      

为深入贯彻落实各级新冠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最新工作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景区疫情防控,切实保障游客的生命安全,现将川南大草原景区疫情防控措施公告如下:


1、为确保游客安全,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实施线上门票预约和线下门票购买相结合,引导游客间隔入园,所有进入景区人员需正确佩戴口罩、配合测量体温并进行实名登记,未佩戴口罩及体温异常的游客将禁止入景区


2、游客须主动出示“健康码”及“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凡近14天内有疫情发生确定中高风险所在旅居地的游客,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无法出示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的游客及健康码异常、去过中高风险所在地的游客将禁止入景区


3、川南大草原景区游玩项目即日起至2021年8月15日仅空中漫步,滑翔飞翼,玻璃桥正常营业,其余游玩项目暂不对外开放。


4、有发热、咳嗽等身体不适症状的游客,须主动告知工作人员,体温检测异常的游客不能入园,须配合景区和当地政府疫情防控部门工作人员采取临时隔离并作进一步检测等措施。


5、游客进入景区后,请配合工作人员的引导,有序排队,并与其他游客保持1.5米以上安全距离,提倡不聚集、分线路的游览方式有序游览。


6、景区采取了全方位的消毒防疫措施,对全体员工进行了必要的防疫知识培训,以保障广大游客的旅游安全。

     

我们将以严谨周密的防控措施和热情周到的优质服务,为您营造文明、安全、卫生、有序的游览环境!



咨询电话:0832-5816666

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川南大草原景区

2021年7月31日


威远县石板河旅游区


威远县石板河旅游区疫情防控公告


尊敬的游客朋友: 


根据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制度,为切实保障广大市民、游客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将石板河旅游区疫情防控有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加强登记。按照疫情防控措施相关要求,景区加强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进行登记。


(1)凡14天内去过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的人员,须离开疫情发生地后,并纳入社区管理,健康监测14天后,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进入景区。


(2)入境人员,须分别在集中隔离14天和居家隔离7天后,并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进入景区。


(3)如发现咳嗽、发烧,健康码呈现黄色、红色等可疑人员,将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按上级疫情防控要求送至卫健等部门妥善处理。


二、实行实名制购票机制疫情期间,游客需通过景区购票指示牌进入官方微信公众号、美团、携程等网上渠道提前做好景区门票预约及门票购买,凭购票码扫码入园。 


三、景区实行检查点前置,严控入园检查流程。游客入园时需主动出示“四川天府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信息登记、体温测量等,做到安全有序入园。


四、保持社交距离。游客需自觉保持距离。游客乘坐车进入景区游览时应保持至少一米距离,避免引发人群聚集和安全事故。


五、严格消毒工作。景区加强卫生消毒和对有疑似症状人员的隔离工作。景区设置有临时观察室,对体温异常或有疑似症状的,我们将按疫情处置要求采取临时隔离。景区工作人员每日对卫生间、休息座椅、运营车辆、扶手等公共设施进行全面消毒处理。

抗击疫情,守卫一方平安。景区科学部署,合理安排景区值守人员,坚守工作岗位,特别是做好抗击疫情各项工作,保障景区各重点区域的安全以及员工、群众的身体健康,确保景区安定祥和。 


请广大游客自觉遵守景区规定,有序入园不聚集、文明旅游不扎堆,共同营造安全、健康、有序的旅游环境,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咨询电话:0832-8836188

 投诉救助电话:0832-8832466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威远县石板河旅游区

2021年7月30日


图片


阿坝州九寨沟景区


全国低风险地区入(返)县人员出示健康绿码通行;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和红黄码人员暂不入县。

实行“三个暂停”:暂停文艺演出(含演艺场所、藏家乐)、体育赛事、展销促销等人员密集性活动;暂停庆典、联欢、慰问、宴会、培训等规模性聚集性活动;暂停举办规模性宗教、佛事和民俗活动。

阿坝州红原月亮湾景区


景区实施实名制购票、健康码查验、不再接待南京及近期经过南京的游客、中高风险地区游客。

图片

黄龙景区 姜跃斌摄影

阿坝州黄龙景区


景区严格执行“一人一测一登记”制度,请随身携带有效证件,实名制购票。

“四川天府健康通”按照“红码禁止、黄码限制、绿码通行”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

图片
宽窄巷子景区供图

成都宽窄巷子


当人流达到限流上限(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时,对窄巷子东、西,井巷子东、西4个出入口实施管控,只出不进。

街区各出入口设有体温测量,健康码查证通道。体温在37.3℃和健康码为绿色的游客可直接入街游览;健康码为黄色或红色的游客须凭在7天有效期内的核酸检测证明入街游览。

成都邛崃天台山景区


游客须提前预约门票,到达景区停车场入口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扫场所码、测量体温后进入游客中心售票处凭身份证取票进入景区。

最近14天到过中高风险地区以及与防疫部门公布的确诊人员、活动场所人员有接触史需出示48小时内相关核酸检测证明。

图片

青城山(都江堰景区供图)

成都青城山-都江堰景区


景区严格落实“三多两有”等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实行“三验证、一检测”(即验证健康码、行程卡、场所码、测体温)、戴口罩、保持距离等防控措施。

图片

阆中古城供图

南充阆中古城景区


古城内各景点每日瞬时最大承载量:张飞庙900人、贡院900人、川北道署900人、文庙600人、中天楼60人、华光楼60人。开放时间调整为每天08:30-18:30。

游客须主动出示“健康码”及“新冠疫苗接种信息”。凡近14天内有疫情发生所在县(市、区)旅居史的游客,进入景区时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不能提供报告的不得入园;出现黄码、红码的游客不得入园。游客可通过景点窗口购票二维码网络购票,提倡无现金、无接触支付。

凉山州泸沽湖景区


景区严格落实“绿码通行,黄码限行,红码禁行”政策,游客进入景区必须戴口罩、扫健康码和测体温三个要求,针对中高风险地区游客进入景区之前,需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核实相关证明信息后方可入景区。

图片

瓦屋山 洪雅县委宣传部供图

眉山瓦屋山景区


景区实施每日限流6600人、游客须主动出示“健康码”及“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实名制购票等。凡近14天内有疫情发生所在县(市、区)旅居史的游客,进入景区时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不能提供报告的不得入园;出现黄码、红码的游客不得入园。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为避免人流过于密集,在疫情防控期间,三苏祠博物馆采取人员限流措施:三苏祠接待游客每天限量2500人,三苏纪念馆接待游客每天限量600人。

严格执行网络预约购票制度,游客可通过微信公众号“三苏祠博物馆”预约门票,提供健康码绿码,测量体温正常后入园。

遂宁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


疫情防控期间,游客及外来人员需在游客接待中心扫健康码、行程码,进行实名登记,对未接种疫苗的游客进行劝导,并在安全距离内排队进行体温检测,佩戴口罩并在进行消毒后进入园区。

温馨提示:目前,全网多家旅游平台可免费退订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的酒店订单,各景区更多详细信息可关注景区官方平台。




新闻多一点


成都文广旅局发布通知:

所有景区实行网络实名购票


根据最新疫情防控要求,成都市文广旅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所有景区实行网络实名制购票。截至7月29日上午,熊猫基地等多个景区已陆续暂停现场购票。


A级景区


根据要求,A级旅游景区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扫码验码、体温检测、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要求,强化景区购票预约制度,所有景区实行网络实名制购票,全面掌握游客基本信息,以便高效追踪管控。


禁止市内外中、高风险地区散客的网上购票或电话预约,从源头确保游客安全。强化入园监测,封闭式景区入口实行入园必检,必须正确佩戴口罩,利用红外线测温仪或其他体温测量工具对游客测量体温,检测健康码。开放式景区根据属地联防联控要求做好游客佩戴口罩、检测体温、核验健康码等管控措施。


文图两馆、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


应严格执行“四川天府健康码”扫码验码、体温检测、佩戴口罩、预约、间隔游览等疫情防控措施,重点强化场馆管理,控制参观人数,配备防护用品,加强公共区域消杀,保持环境卫生清洁,确保有效通风换气。


文化娱乐场所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游艺场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文旅部关于娱乐场所疫情防控指南的各项措施和要求,坚决做到进入场所佩戴口罩、查验健康码(四川天府健康码)、检测体温,严格执行“一客一用一消毒”措施,同时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和场所清洁消毒等工作。




编辑:刘桂莲
校对:毛佳莉
责编:程云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