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本地

评论|“家校社”联动,让孩子秋假更有意义

时间:2025-11-18 16:13:36 来源:i内江

从明天开始,内江首个秋假就将启幕,3天假期加上周末形成5天小长假。这本是让孩子亲近自然、舒展身心的好机会,但一些双职工家庭却陷入“孩子放假、家长上班,没人带娃”的焦虑。好在,内江文旅部门、工青妇团组织以及部分社区已积极行动,推出公益托管服务、研学活动等,既丰富孩子的假期,也减轻家长的看护压力。


但笔者也注意到,一方面,与庞大的托管需求相比,目前针对秋假的公益托管班,名额都需要“拼手速”,有限的资源无法匹配双职工家庭刚需;另一方面,当下内江各类文博场馆、旅游景点推出的研学活动大多较为零散,以一场、一次或一日活动居多,不足以支撑三五日的小长假研学之旅,对于有时间陪娃出游的家长,也可能会产生“带娃去哪里、干什么”的困惑。因此,放秋假,我们在关注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家长的焦虑。只有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孩子的秋假才能过得有质量、有保障。


在笔者看来,让秋假不添“堵”,首先要让“托管服务”从“有”变“优”。面对庞大的双职工家庭托管刚需,要进一步打通“家校社”协同壁垒,教育部门及学校、工青妇团组织和社区要加强联动,共建托管网络,增强托管服务能力。同时,提高服务水平,将农耕体验、非遗传承等内江特色资源融入课程,让托管不仅是“看孩子”,更是“育孩子”。


同时,要让秋假体现价值,文旅部门也应扩大优质研学产品供给,针对秋假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征,开发出更多秋假研学路线和课程。秋假的核心意义,在于让教育走出课堂。内江可整合文旅资源,推出“秋假研学地图”,串联张大千纪念馆、范长江故居等点位,设计精品研学线路,由专业导师带队,既解决照护问题,又让孩子在社会大课堂中沉浸式学习。


另外,让秋假可持续,破解“假期错位”的矛盾,还要靠“制度性”保障,督查企业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用人单位推出“亲子错峰休假”福利,支持职工结合秋假调休陪娃,让家长“能休假、敢休假”。


总之,秋假不是“放了就行”,而是要让孩子们能在安全中收获成长,让每位家长都无后顾之忧。唯有“家校社”加强协同联动,才能让秋假发挥出最大效益。

记者:张小丽
编辑:唐中明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