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本地

新闻发布|内江以社区(村)为主场景主阵地 推动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可感可及

时间:2025-07-07 17:37:41 来源:i内江


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着眼全面增进民生福祉,对我市加快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系统谋划和整体部署。作为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单元和神经末梢,社区(村)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接下来,内江如何实现全龄友好在基层系统集成、终端见效?



“社会工作部门将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发挥好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以社区(村)为主场景主阵地,推动全龄友好的政策举措转化为可感可及的民生服务,让全年龄段各类人群就地就近就便共享发展成果。”在7月7日内江市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刘源用“联动”“统筹”“整合”三个关键词介绍了接下来的工作着力点。


着力“三个联动”,推动“家门口”服务空间复合利用


在联动共享上,聚焦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公共服务阵地+嵌入式服务设施+社会化服务网点”集成运行,构筑党建引领“全龄友好”社区新图景。


在联动建设上,坚持“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理念,采取“片区化布局、组团式服务”的方式,因地制宜在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幼儿成长、青年发展、老年悦享等空间,推进各类服务设施复合利用、错时利用。


在联动发展上,采取“市场+公益+低尝”运营模式,引入社会化资源,发展助老、助育、助残、助业、助餐等业态,推动社区服务设施便利化、品质化升级。


着力“三个统筹”,推动“多维度”服务项目融合共享


统筹好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在提供学习教育、文化活动、休闲娱乐、心理健康等普惠性服务基础上,积极开发兴趣培养、课后托管、日间照料、创业就业培训等服务项目,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适儿化、无障碍改造,有效满足全年龄段和特殊群体需求。


统筹好高频急需与低频刚需,优先推动社区食堂、零工市场、公益学堂等基础性服务项目建设,合理布局家电维修、开锁修锁、磨刀缝补等业态,建设推广应用社区服务友好场景地图,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统筹好代际融合与互助服务,深化“爱心妈妈”“银铃行动”“以老助老”“青力青为”“先锋骑手”等服务模式,广泛开展“邻里文化节”“家事公益人”“小院议事会”等活动,推动全龄友好理念在城乡社区落地生根。


着力“三个整合”,推动“全要素”服务资源聚合赋能


系统整合政策项目,推动基层承接实施好婴幼儿照护、儿童友好、青年发展友好、老年友好等项目,以及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专项政策资金支持,确保在终端集成见效。


高效整合治理力量,充分发挥社区(村)党组织堡垒作用,全面优化网格服务机制,建立“社区能人库”,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探索建立社区合伙人、社区公益基金等机制,激发基层自治活力。


多元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包联单位、专业社工机构、志愿服务组织、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商户等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助力全龄友好社会建设更有广度、深度和温度。

记者:张小丽 徐艳梅
编辑:唐中明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