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单位内江市中医医院:文明之花绽放,中医之光闪耀
时间:2025-07-05 00:40:11 来源:i内江“可以在自助机上挂号,也可以手机或者人工挂号。”“内科在二楼左转。”门诊大厅里,导诊护士面带微笑,耐心地为患者指引。这家拥有73年历史的医院,一代代医者接力奋进,为健康内江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中医力量。
今年5月,一则振奋人心的喜讯传来——内江市中医医院成功摘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为医院发展树起一座熠熠生辉的里程碑。沉甸甸的奖牌背后,是医院连续42年保持“四川省文明单位”的坚守,更是几代中医人用仁心仁术书写的文明答卷。
党建引领,筑牢文明根基
先通过一组数据了解内江市中医医院:医院始建于1952年,占地200亩,编制床位1130张,开放病床1600张,现有在职职工1242人,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专(学)科24个,国家、省、市名医工作室22个,国医大师工作室1个。
门诊大厅里,导诊人员的热心引导与中药煎药室飘出的药味交织;病房中,医护人员俯身倾听患者需求;文明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健康义诊、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
“我们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文明创建全过程。”市中医医院党办主任郑杰春介绍,医院创新构建了“党委统筹抓总-支部协调推进-党员示范引领”的三级联动机制。全院建立了46个党(总)支部,实施党支部“双带头人”工程,科室骨干任党支部书记占比100%。与此同时,通过“人文外科”“骨科沙龙”等支部联盟建设,推动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在比、赶、超中推动党建与业务双提升。
据介绍,为深化理论学习,医院创新开展以领导讲、专家讲、典型讲、党员讲为主要形式的“四讲活动”,通过党委引领学、线上线下同步学、党支部书记带头学等方式,让每一位职工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在骨科病区,党支部书记黄河正在主持晨会。作为医院首批“双带头人”培养对象,这位主任医师既管业务又抓党建。“医院开展支部评比,我们支部也开展评比,将医患沟通、服务态度等文明指标纳入考核。”黄河说。
事实证明,“标杆支部”“小旗帜”发挥了“大作用”。截至目前,全院成功创建“四川省标杆支部”2个,培育内江市“标杆党支部”2个、廉洁党支部2个,成为引领文明创建的重要角色。
医院成立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以“清单制+责任制”方式分级分类确定创建目标,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位。2021年以来,医院召开党委会10余次,专题研讨会5次,研究部署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形成主要领导牵头统揽、领导班子成员按分工职责具体抓,全院一盘棋、协调推进的良好格局。
“我们以‘服务健康内江’为主题,以‘理想信念树起来、文明阵地建起来、党建品牌亮起来、道德标杆立起来、干事作风实起来’为目标,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向纵深发展,凝聚起向上向善的中医人精神力量,不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郑杰春表示,坚定的党建引领,为医院的文明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文明创建与医疗业务目标同向、部署同步、责任同担,形成党建与文明创建双融双促的生动局面。
文化浸润,传播文明理念
文明宣传手册、文化长廊、文明景观小品……在市中医医院,文明创建元素随处可见,通过立体化、多角度的宣传,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在院内外传递,“文明创建人人有责、文明创建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蔓延开来。
在医院的中医药文化长廊,一幅幅展示中医历史典故和传统疗法的图片,吸引了众多患者和家属驻足观看。这是医院实施“美颜行动”,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环境的成果之一。
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说:“在市中医医院,感受到了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不仅能治病,还能学到很多中医知识,对健康很有帮助。”
与此同时,医院以“书院+书室+书吧”文明实践阵地为载体,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沙龙、岗位建功技能竞赛等活动,构建了“全员参与+全链渗透”的文明生态圈,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也让中医药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2025年5月12日,内江“让文明出行成为甜城靓丽风景”文明实践日活动举行。在东兴区汉安大道与大千路交叉路口,市中医医院4名志愿者身着红马甲、手持小红旗,化身街头文明使者,为城市文明建设助力。
“在执勤过程中,我亲身体会到甜城交通秩序的显著改善,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素养不断提升。”党员志愿者邓莉君说,她会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活动,也希望更多人参与,共同打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
2025年5月18日,长江故里小记者走进市中医医院,参与“守护瞳真•视不宜迟”小记者健康呵护活动。活动中,小记者在医院眼科医护人员的带领下,学习了科学用眼知识、日常护眼要点和传统眼保健操,分组体验了穴位按摩、中药敷贴、雾化熏蒸等中医特色护眼疗法,还领到了敷眼中药包。
近年来,市中医医院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开展下乡义诊、小记者走进医院,以及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健康讲座等“中医文化六进”活动。近三年,共抽调上千名医护人员开展义诊和科普讲座300余场,服务2万余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5万余份,免费发放活血灵酒、紫草香油、藿香正气胶囊、夏桑菊颗粒、西瓜霜含片、马应龙痔疮膏、香囊、中药护肤品等价值5万余元的物资。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同时结合扶贫助学、文明倡导等举措,让中医药文化得到有效推广,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持续提升医院文化内涵。
服务惠民,尽显人文关怀
今年4月18日,甜城金晚・文化惠民促销“周末荟”活动在内江万晟天街火热启幕。除了精彩的演出,活动现场,30个特色展位划分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四大主题展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展区内,市中医医院在此开展义诊、中医药锦囊制作教学等志愿活动,吸引不少市民参与。
医院还整合434名党员、42支志愿服务队和1200名志愿者,通过“双报到”机制,开展基层医疗帮扶、健康宣讲、义诊助学等惠民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向素质化、体系化、多元化发展,构建起长效服务机制。
曾多次参与志愿服务的省级非遗冯氏痔漏第五代传承人朱建伟说:“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群众服务,看到他们的笑容,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正是这种对民生的关注和对患者的关爱,让医院将文明创建成果转化为了群众的“幸福指数”,赢得了百姓的口碑和社会的赞誉。
患者刘女士以前看病总是担心挂不上号,现在医院推出了夜间、周末、教学门诊“三诊服务”,还有“一号管三天”的便民措施,她直言“真是太方便了!”说着,她还用手机展示了“一号管三天”的电子凭证。
医院门诊部主任陈蓉介绍,为更好地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医院创新推出了多种便民服务,打造了“云胶片”“互联网+护理”等智慧医疗平台,可为患者提供“诊疗-配药-配送”一站式服务以及“患者点单、医护上门”等多元化服务,不断破解群众就医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医院还组建了中医技术推广队、养生功法队等专业团队,结合护士节、医师节、春节等节点开展中医药文化活动,提升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
今年年1月13日,市中医医院省级非遗姚氏骨伤疗法第四代传承人伍峰,被评为四川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据了解,市中医医院深耕中医非遗传承,已成功创建省级非遗2个,申报市级非遗1个,建成内江市级非遗传承基地,一人获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研发“杏林腊肉”等特色健康产品,17种院内制剂实现省、市调剂应用,推动中医药文化实现创新发展。
“全国文明单位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医院党委书记李静表示,该院将坚持“创文明单位,树医院形象,促群众健康”的宗旨,以全国文明单位为新起点,以文明为帆,以实干为桨,以文明之光照亮健康之路,以实干担当托举百姓幸福,在守护人民健康的征程中续写新的篇章。
记者: | 姜晓凤 |
编辑: | 唐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