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城市副中心定位,隆昌市界市镇全力争创省级百强中心镇
时间:2025-07-03 17:58:32 来源:i内江隆昌市界市镇地处成渝经济区腹心,作为成渝高铁入川首站门户,这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镇域距隆昌城区13.5公里,幅员78平方公里,下辖17个村(社区),总人口5.2万,是“城市功能拓展片区”中心镇,与重庆市盘龙镇毗邻,成渝高铁隆昌北站坐落于此。银行、快递、商超、学校、医院等各类配套一应俱全,2家银行、6家快递、1个综合农贸市场、1家大型商超、4所中小学、4所幼儿园、1家医院、2家燃气公司、1家自来水公司、2座生活污水处理厂、2座加油站,构建起便捷的生活服务圈。
近年来,界市镇载誉无数,成功获评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全国卫生乡镇,同时也是四川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首批试点镇、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镇。如今,这座小镇正以昂扬之姿,全力争创省级百强中心镇。
规划引领,擘画城乡融合新图景
界市镇在创建“省级百强中心镇”过程中,锚定“隆昌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按照“一廊、二园、五区块”的总体规划,以“高层次定位、高标准建设、高速度发展、高水平管理”为原则,规划出成渝高铁及成渝高速双交通,成为拥有“成渝高铁+成渝高速”双交通的重点乡镇。
便捷的交通设施,促进成渝地区人流、物流、信息的高效集聚,最终形成以成渝高铁为轴,成渝高速为骨架,南为城(科教新城)、北为乡(农业优区)的“现代新城+美丽乡村”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项目驱动,夯实城镇建设硬支撑
界市镇围绕“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两大重点,制定一张清单,先后实施政府性投资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10亿元,完成场镇建成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现已完成中心敬老院、龙凤广场、北湖文化体育公园、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镇域城市功能配套越发完善,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今年,界市镇持续大力推进宜居配套项目实施,成渝高速扩容、川气东送、隆昌市医共体集团(界市分中心)、界市镇便民服务中心、界市镇党群服务中心均在建设中。
精细管理,提升场镇治理软实力
作为“隆昌市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唯一乡镇”,坚持“缺什么建什么、差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照“干什么群众说了算、怎么干群众商量着办”,围绕环境“洁美”、交通“顺畅”、设施“便利”,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人性化服务管理体系,不断整治场镇环境卫生、占道经营、乱停乱靠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场镇管理。
率先在全市配备一支由50余人组成的场镇综合管理服务队伍,配备执法车2辆、垃圾清运车3辆、洒水车2辆,配套建设雨污管网22公里,隆昌第二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2500立方米。
场镇黑化道路12.5公里,建成停车场5个,增设停车位1390个,成立“村建+派出所+城管+村(社区)”联动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四横两纵”为主的交通骨架系统。
完成界市镇汽车中转站、农贸市场提档升级改造、高铁站新时代实践志愿服务站及2个新建公共厕所建设。
产业赋能,激活经济发展新引擎
依托内荣农高区这一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的农业农村功能平台,界市镇打造东北带界市片区核心区域,涵盖界市镇、普润镇、石碾镇,面积29.7平方公里。以稻渔产业为主导,推动竹产业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稻虾、柑橘、竹产业种植面积超万亩,特色农产品畅销川渝,有力促进了成渝毗邻地区产业融合。
稻渔产业蓬勃发展:打造内荣农高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东北带,建成6500亩高标准农田,发展8000亩稻渔稻虾,6000余亩综合种养基地、种业科技示范基地,年产值达1亿元。完成稻渔研究院、园区小环线等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一院、一心、两片、六区”布局。
竹产业全链升级:历经20年发展,建成3万亩雷竹、麻竹产业带,形成集产、加、销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新四海”粽叶、“泰昌源”竹笋品牌及“界市竹笋”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声名远扬。试点林下经济,界市竹海现代林业园区获评首批市(州)级现代林业示范区、内江市级现代农(林)业园区,隆昌市万亩竹产业基地成为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
多元产业协同并进:结合川东竹海森林公园建设,新增10000余亩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面积,培育30余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动5000余人就业,农户人均增收1.2万元。泰昌竹笋、白鹤湖甲鱼等特色产品丰富多样,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备受青睐。
教育筑基,培育人才振兴新动能
界市镇通过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教育产业发展,打造区域性教育高地。中共隆昌市委党校新校区于2022年10月在界市投入使用,占地面积共计37.99亩,兼具文化传承与职业培训功能,成为理论宣传新阵地,干部成长新摇篮。
隆昌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基地、城关职业中学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于2023年12月在界市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底竣工,项目投资共计7.34亿元,占地212亩,建成后将新增中职学位4500个,有效缓解隆昌市中职学生就学压力,提供更多升学机会,培养更多适合本地企业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当前,隆昌市界市镇正全力推进成渝高速扩容、川气东送等项目建设。凭借内联外通、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愈发完善的城市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多元产业的共同发展,界市镇已成功融入成渝经济区“半小时经济圈”。未来,界市镇将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和能源保障体系,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 | 罗佳 |
编辑: | 唐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