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本地

内江:“汽修工”变“新蚕农”,在桑田里“织”就致富网

时间:2025-05-09 10:56:56 来源:i内江


5月8日,在东兴区高梁镇新牌坊村,广袤桑田绿浪翻涌,当地村民动作娴熟地穿梭其中采摘桑叶。地边,三轮车来回奔忙,一趟又一趟将装满桑叶的背篓运往农场,为小蚕供应“美食”,田间地头处处彰显着忙碌的气息。




“今年是我干这行的第六年,每年4月,我们就开始采摘桑叶销售。”站在自家桑叶地里,朱治刚满脸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这个桑园有75亩,产出的桑叶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北京、西安等地,头一季就能卖6万多元,市场需求旺盛,后期更是供不应求。




据了解,1988年出生的朱治刚曾是一名汽修工。如今,他凭借勤劳和智慧,成功转型为“新蚕农”,在乡村创业的道路上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幼蚕娇气得很,每天得喂3次,而且不能喂沾有露水或温度过高的桑叶……”蚕棚内,朱治刚耐心细致地向工人叮嘱着。



走进朱治刚的双层蚕棚,内部宽敞明亮、干净整洁,一张张蚕板上铺满鲜嫩的桑叶,幼蚕在叶片间大快朵颐,“沙沙”的进食声此起彼伏。



“现在小蚕长势不错,个个均匀健壮,再有10多天就能上簇结茧了。这一季养了7.5张蚕种,预计能产出400公斤蚕茧。春蚕茧质量最好,市场价格也最高,这一批稳赚不赔!”朱治刚一边仔细查看蚕情,一边打趣道。



他一年要养七批次蚕,下一批次已经预订了15张蚕种,农场的活很多很杂很辛苦,仅靠朱治刚一家根本忙不过来。致富后的他没有忘记乡邻,目前,农场请了6名固定工人,到了旺季,还需更多人手采摘桑叶、管理蚕棚。



今年61岁的村民唐立芳已在农场工作4年多,她一边熟练地喂蚕,一边介绍:“朱老板年轻有冲劲,我们跟着他干有希望,每月能有2000多元收入,心里也踏实。”



“当初说要养蚕,其实就是跟老婆开个玩笑,没想到一步一步真就干成了!”望着棚内吃得正欢的蚕宝宝,朱治刚脸上写满了丰收在望的喜悦。

记者:罗佳
编辑:唐中明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