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本地

评论|从资中木偶戏北京首秀,看非遗传承的破圈与新生

时间:2025-03-24 10:06:54 来源:i内江

3月22日上午,北京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卡酷剧场内,一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在此拉开帷幕,少年张大千的传奇故事精彩上演。这不仅是资中木偶戏首次亮相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更是古老艺术与现代舞台的一次深度交融,其意义非凡,值得深入探讨。



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历史悠久,自清光绪年间便在资中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2014年,它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成为我国非遗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此次北京首秀的《少年张大千历险记》,以少年张大千的经历为主线,巧妙融入变脸、吐火、杂耍等元素,将川人的江湖气韵展现得淋漓尽致。剧中,木偶师通过精准操纵主控线,赋予了木偶鲜活的生命力,让首都观众真切领略到了这一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


从非遗传承的角度来看,此次演出是一次成功的破圈尝试。一直以来,非遗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受众群体狭窄、传播渠道有限等。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通过登上北京的舞台,借助首都的文化辐射力,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了这门艺术。散场时,观众意犹未尽,对这种真人与木偶穿插表演的形式赞不绝口,这充分说明古老艺术只要找到合适的呈现方式,依然能够吸引现代观众的目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主席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推荐该剧参加国际艺术节,这无疑为资中木偶戏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的北京首秀,是一次艺术的成功展示,更是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它启示我们,非遗不应被束之高阁,而应积极与现代社会接轨,通过创新表演形式、拓展传播渠道、融合多元元素等方式,让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真正的“活态传承”。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内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能够像资中木偶戏一样,走出自己的破圈之路,让甜城文化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耀眼的光彩。

记者:侯煜阑
编辑:唐中明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