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探索放活林地经营权,推动“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时间:2024-12-02 20:11:51 来源:i内江如何在绿水青山间获得更多金山银山?威远有探索——
威远县越溪镇俩母山村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点,依据国储林项目建设相关技术规程,将原有长势不佳、低产低效的林木采伐后,按照2米×3米的间距,新栽植了一株株小树苗,待6年至8年,将成为大径级的参天大树。
俩母山村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达51.4%。以前,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林区木材小而杂,质量不高,出材量低,严重限制了当地发展。
自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以来,俩母山村以“出租+入股”的模式,完成了除公益林以外的所有林地流转,进行林木改良换种,以便今后发展林下种养业和旅游业。
俩母山村还以国家储备林项目为契机修建道路,在方便村民出行的同时,给木材种植运输带来便利,成为俩母山村的“黄金通道”,今后村里将配套建设山坪塘等基础设施。
建设国家储备林项目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和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自全域启动国家储备林建设以来,内江高度重视,抢抓机遇,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放活用好林地经营权,发展林业产业,让林下养殖、种植业的“绿色红利”惠及老百姓。
要发展林下经济,首先要确认林地的“归属权”问题。内江通过确权颁证来促进林地流转,进一步优化完善林地经营权颁证模式和程序,明确村级流转、镇级审批、县级备案颁证,累计颁发林地经营权39份。同时,整合资源规范经营,在坚持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不变前提下推进“三权分置”,鼓励农户通过“量化折股”方式将林地经营权流转至村集体经济组织,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优化整合林地资源统一流转至林业企业等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
目前,全市已有2.57万户农户签订流转协议,流转林地面积20.15万亩。同时,支持企业将流转林地经营权用于抵押贷款、申报林业项目等,已获银行授信39.5亿元,放款2.99亿元。
创新利益联结模式,释放更大经济效益。内江探索纯租赁、股份合作及“租赁+股份”等惠民利民流转模式,引导当地林农、业主大户、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参与储备林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发展现代林业产业76万亩,预计实现年综合产值67亿元,带动8万户林农户均增收8000余元。
记者: | 兰萍 |
编辑: | 唐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