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本地

在希望的“甜”野上|内江:激活甜文化基因,重振糖业雄风

时间:2024-09-27 14:53:19 来源:i内江


内江糖业一度称甲天下,又在历史大潮中走向衰微。


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全面转轨为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本、市场、技术同时受困的内江糖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出局退场。随着糖厂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内江已不再盛产甘蔗和蜜饯,留下一片甜城“不甜”的唏嘘。



进入新时代,当独特的糖文化基因与城市发展进程碰撞融合成为独特的资源禀赋,激活甜文化基因,重塑“甜城味”,成为内江重振糖业雄风的必然选择——


甜文化历久弥香 见证昔日糖业辉煌


糖业有兴衰,糖文化却历久弥香。


得益于悠久的糖业史,甜文化基因早已刻进内江这座城市的骨子里,代代相传。


甜城大厦、甜都大道、甜城湖、甜城国际社区、甜城国际酒店……放眼大街小巷,一个个以甜字头命名的招牌、地标、小区,都镌刻着内江这座城市的甜文化符号,见证昔日甜城的糖业辉煌。


多年来,在内江文化界,蜜饯、甘蔗、白糖等成为不竭的创作源泉。一首首歌曲,一部部影视作品,处处彰显了甜蜜的糖文化。



热衷本土歌曲创作的李远辉是“沱江船工号子”的第七代传承人,他创作了许多广为人知的歌曲。他表示:“糖文化对老一辈内江人影响很大,就我自身而言,在本土歌曲创作中,很多时候都融入了甜城文化的意蕴和内涵,这样的歌曲才有本土气息,有甜城味道,一听就知道是内江专属。”


内江“拐杖作家”谢自生撰写的《大糖坊》,以辛亥革命、讨袁护法、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剿匪土改等为大背景,讲述了甜城内江两百多年的糖业发展故事,向全国人民展示内江糖文化。


2019年9月,大型现代川剧《糖坊风云》在内江首演。这部剧以蔗糖产业历史悠久的内江为故事发生地,以赵家糖坊的兴衰为线索,以围绕赵家糖坊产业的相关人物命运为描述对象,展示了一幅旧中国早期民族工业及从事民族工业产业人的全景图画,展现了甜城儿女的家国情怀。该剧也成为打造糖文化品牌的一个重大突破。


市中区“黄氏吹糖人”传承人黄祖全多年来坚持创新性发展,带着糖人走向达州、南充等地,参加艺术节、西博会,展示了深厚的糖文化。“黄氏吹糖人”也在几年间相继被评为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甜城味”崛起 重振糖业雄风


让甜城“甜”起来,再现昔日雄风,内江人从未放弃。


进入新时代,当独特的糖文化基因与城市发展进程碰撞融合成为独特的资源禀赋,甜文化基因不断塑造出新的“甜城味”,在产业发展中延续昔日糖业荣光。


立足资源禀赋,2016年,内江成功注册“甜城味”商标9大类101种,涵盖粮油、畜禽、水产、果蔬、酒水饮料等各类食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


在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现代农业品牌矩阵的主导思路下,“甜城味”这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迅速成为了内江农业发展的文化新引擎。



到2021年,整个内江已有219家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1000余个产品使用“甜城味”商标。其中,“赵老师”“威宝”“ 金四方冻干片”等品牌分别获得中华品牌博览会、全国农产品加工博览会“金奖”和“银奖”;资中血橙、无花果纤维棒获得全国农博会金奖;“内江黑猪”获评全国绿色农业十佳畜牧地标品牌;资中血橙获得四川省五十强优质农产品品牌称号;“黄老五”“山古坊”等7个品牌获得四川省优质农产品品牌。


在威远,无花果种植面积达全国种植面积的15.7%,摘获“中国无花果之乡”的金字招牌。除了鲜食无花果,威远县金四方、久润泰等6家企业,还开发了无花果休闲食品、酵素、饮料等5大类30余种产品,年加工能力7万吨,居全国首位。


资中血橙种植面积达26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血橙规模化生产基地,资中被授予“中国血橙之乡”称号。


“3年卖出8亿颗,食品安全便是企业良心。”黄老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老五,从脚踏实地的搬运工到全国知名的“花生叔”,他将当地本土花生糖改良成颇受市场欢迎的花生酥,逆袭成为中国花生酥行业的领军品牌……


甜文化基因不仅孕育了一批本土“甜城味”企业,也吸引了大批外地企业落户内江,旺旺集团隆昌总厂就是其中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企业已相继成立5个公司,建设7个厂区,拥有各种生产线40条。


从曾经的蔗糖产业,到如今的“甜城味”,变化的是产业结构,不变的是甜蜜基因。


从无花果的“香甜”,到血橙的“酸甜”,再到饼干、花生酥的“脆甜”,这些不同风味的“甜味”食品,承继着内江三百多年制糖史的荣光,也让内江重振糖业雄风的梦想逐渐照进现实。


承继糖业荣光 糖文化焕发新生机


市中区龙门镇是内江糖业的发祥地,拥有“高甜”的糖文化,经过300多年的沉淀,一挑甘蔗跨越时空与新时代碰撞出了一种新的“甜味”——


甜城古法制糖在2019年5月被命名为市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入选市级非遗。其传承人马淑华于2020年6月创办四川汉安糖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市中区建设汉安糖草·甜源蔗乡农文旅产业科技示范项目,以发展甘蔗科研育种、种植销售、甘蔗产品深加工、内江糖业文化传承、古法非遗红糖推广、糖文化产品开发、乡村农文旅等为主要经营内容。


该项目以龙门镇龙门村为核心区,建设500亩现代化甘蔗种植园区,并建设“一坊四馆”(汉安糖草红糖工坊,曾达一纪念馆、内江糖史馆、甘蔗红糖科普馆、农耕文化馆),逐渐打造成为以内江糖文化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农文旅项目。



走进今日“甜源蔗乡”,漫步古色古香的建筑中,探访这里的红糖工坊、曾达一纪念馆、内江糖史馆,空气中弥漫着的甜味,融进一行行文字、一件件实物,连带着内江糖业史一起苏醒,成为人们探索内江糖业文化起源的网红打卡地。


为能更好地对非遗技艺进行传承及宣导,公司依托汉安糖草红糖工坊,恢复古法红糖的熬制,抓住消费市场的升级,推出精品古法红糖,推出广受年轻消费者喜欢的复配红糖产品,如暖姜红糖、柠檬红糖等,着力研发以红糖为核心的“红糖+”产品。如今,已推出蔗糖、红糖玉米酥、红糖柠檬冻干片等40多种以甘蔗为原材料的深加工产品,线上线下颇受消费者喜爱。


目前,汉安糖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不仅出品古法制糖,还以古法制糖为载体开发了甘蔗种植基地以及研学之旅,不仅让传统技艺能够活态传承,还让广大青少年在研学的过程中去感受、去体验甘蔗的种植、非遗古法制糖的熬制,让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播及传承下去,真正实现了糖业文化的推广、传承和传播,让内江糖业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记者:张小丽
编辑:唐中明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