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第二水源” 写好节水文章
时间:2023-05-25 10:35:15 来源:内江广播电视台近年来,我市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把再生水作为城市“第二水源”,大力发展再生水厂建设,让污水“再生”,从点滴之间念好“节水经”、做活“水文章”,走出了一条“系统治水、科学管水、全民节水”之路。前不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公示了拟命名的第十一批(2022年度)国家节水型城市名单,全国16个城市入选,我市名列其中。
位于东兴区五星路的谢家河公园,是一个绿树环绕、鸟语花香的城市公园。而地下,却又是一片天地,大型污水处理设备高效运转,污水经过一道道复杂的工艺处理,最终变得干净、清澈,人们称之为“再生水”。作为生态补水回补到谢家河、以及公园景观灌溉、以及周边体育馆、文化馆等公建的冲厕用水,实现污水再生利用。
四川水汇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技术管理中心副经理宋忱馨表示,谢家河再生水厂的深度处理采用了“高效沉淀池+深床反硝化滤池”的组合工艺,消毒方面采用紫外线消毒工艺+次氯酸钠的两道消毒工艺,处理后的水质同时达到国家及省市相关标准。
同样,作为内江邓家坝滨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之一的邓家坝再生水厂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工人们正忙着进行管网铺设和水电安装等室内外结构施工,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邓家坝再生水厂四川青石建设项目部安装负责人邓岩称,目前,邓家坝再生水厂项目土建施工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总坪和装修施工,预计今年6月30日竣工投产。
据了解,邓家坝再生水厂占地30余亩,总投资约1.19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市城区第5座再生水利用设施,进一步筑牢沱江流域生态屏障,助推内江城区滨江生态宜居和“甜城碧道”示范区建设,为我市新区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障。
▲效果图
谢家河再生水厂和邓家坝再生水厂是我市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缩影。据悉,谢家河和邓家坝再生水厂的建设能有效降低旧城区的污水管道运行液位,减轻下游城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压力,每年可节约约1600万立方米自来水,节约水费约5800万元。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城区再生水利用设施已建成4座、在建2座,再生水产生量约4.9万立方米/日;建设节水型小区19个,覆盖率达到17.89%;节水型单位覆盖率达30.18%;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9%,节水企业覆盖率达到73.71%。在碧水的浸润下,甜城人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甜”。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朱宇告诉记者,目前,我市的再生水利用率已经达到28.1%。下一步,我市将管理好、运维好再生水厂,确保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并且继续铺设30公里管道,将再生水输送到附近的公园、学校、工厂,用于冲厕、绿化和工业生产等低质用水的需求,进一步节约水资源,在2025年将我市的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37%。
记者: | 李万简 姜一洲 |
编辑: | 陶丽萍 |
责编: | 熊喜立 |
审核: | 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