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本地

勇担新使命 再创新辉煌 ——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内江市第八次代表大会开幕

时间:2021-08-31 09:13:08 来源:内江广播电视台


新的起点,新的使命。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承载着内江人民的热切期望,今天,中国共产党内江市第八次代表大会开幕。满怀喜悦之情,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这次大会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内江高质量发展,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大会对于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激励全市上下勇担新使命,再创新辉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必将由此翻开内江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崭新一页。


时间是忠诚的见证者。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圆满完成“十三五”目标,顺利实现“十四五”开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力推动了内江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五年波澜壮阔,五年砥砺奋进。这五年,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主动服从服务大局,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紧扣省委赋予内江的发展定位,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政治站位核心意识更加坚定;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全力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传统优势产业加速转型,特色农业逐步壮大,现代服务业成为新的增长点,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面对脱贫攻坚头等大事,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探索出丘陵地区“插花式”贫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共同富裕进程迈出关键一步;面对新的繁重任务,我们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创新,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提升,开放合作取得积极成效,发展活力动力进一步激发;面对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我们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推进“民生十有”行动,全力保障就业和服务农民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保障全面覆盖,持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面对未知风险挑战,我们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妥善应对威远5.4级地震和资中5.2级地震,沉着应对39年来沱江最大洪峰过境,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保安全、护稳定、战疫情,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面对党的建设新任务,我们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统筹抓好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良好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五年来,我们在大仗硬仗中增添了勇气,在克难奋进中坚定了信心。


成绩振奋人心,经验弥足珍贵。这五年,事实告诉我们,只有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确保内江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只有始终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站高谋远,才能准确把握大势、赢得主动;只有保持发展定力,每年主攻几件事关长远的大事,才能推动整体突破、实现持续发展;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更多改革发展成果造福人民群众,才能汇聚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只有担当担责埋头干,全力以赴抓落实,才能久久为功、水到渠成;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攻坚克难、无往而不胜。五年来,我们在收获中深化了认识,在前进中积累了经验。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新的奋斗里书写。今日的内江,置身于伟大时代,寄望着人民重托,处在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交汇点。面临“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交汇叠加,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内江迎来了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不可比拟的重大使命和最大机遇,“成渝之心”“成渝主轴”的城市自信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强烈,内江发展动能厚积薄发、蓄势待发。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敢干敢闯、奋勇争先的精气神,坚定信心、接续奋斗,推动内江各项事业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江新征程。


壮志绘宏图、扬帆再起航。相信出席大会的党代表一定不负重托,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肩负起神圣职责,把大会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鼓舞全市人民勇担新使命、再创新辉煌的大会!


预祝中国共产党内江市第八次代表大会圆满成功!


编辑:向素玉
校对:毛佳莉
责编:程云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