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本地

红色珍档 | 油气工业发展的见证者——毛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照片

时间:2021-07-06 14:42:47 来源:内江广播电视台



炭黑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被国外实施了严格的封锁禁运。如何提高国内产量、摆脱进口依赖成为一道难题,这也时刻牵动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张不同寻常的老照片,去探寻那段油气工业史上的难忘岁月。


微信图片_20210706155848.jpg


前不久,存放在隆昌市档案馆的一张老照片入选了川渝地区档案馆“馆藏红色珍档”名录库,那就是毛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的照片。这张照片长15厘米,宽11厘米,拍摄于1958年3月27日。据了解,在毛主席的众多照片中,蹲姿照是非常罕见的,尤为珍贵。


微信图片_20210706155838.jpg


1958年3月27日下午,刚在成都参加完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毛泽东乘坐专列来到隆昌,冒雨视察了隆昌气矿圣灯山气田炭黑车间,并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他蹲下身来,细致地观察火炉的燃烧情况,并询问一旁的工作人员有关天然气管道装置以及炭黑生产等方面的情况。当时在一旁的新华社记者侯波迅速抓拍下了这一场景,留下了这张伟人生平唯一公开的蹲姿照。


微信图片_20210706155841.jpg


据了解,为打破国外的封锁禁运、甩掉“中国贫油论”的帽子,1950年,党中央决定开发隆昌圣灯山气田,并利用天然气试制炭黑。1951年7月,西南工业部303厂筹建组建成了我国第一套利用天然气生产炭黑的槽法装置,成功试制出第一批国产天然气槽法炭黑,缓解了橡胶工业原料需求的燃眉之急。1952年,在西南工业展览会上,“圣灯牌炭黑”获特等金质奖。自此,我国天然气化工产业,特别是炭黑工业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摆脱了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当时的隆昌气矿炭黑厂,凭借首创的国内天然气槽法炭黑生产工艺,曾使炭黑产量达到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微信图片_20210706155835.jpg


为永远铭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川渝油气工业的关怀,隆昌气矿炭黑厂将毛泽东当时视察过的槽黑车间更名为“327车间”,四川石油管理局也于1996年4月在隆昌圣灯山建立了“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如今,天然气槽法炭黑生产工艺已退出历史舞台,我国也已成为世界炭黑生产第一大国。


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大内江APP!

版权声明.jpg


记者:潘皓 敬双宇
编辑:杨珩 李寒冰
校对:王雨 郭扬
责编:曾民伟
审核:彭川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