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本地

红色历程 | 中共隆昌支部成立地旧址——火药池

时间:2021-05-06 19:14:46 来源:内江史志

 

近日,记者随隆昌文庙坝社区人员,探寻中共隆昌支部成立旧址——火药池。

    

穿过热闹城区,从喧哗的菜市场,来到文兴街33号的一幢楼房前。“解放前,这里是存放火药的地方,所以叫火药池。解放后叫大西街,文革时期改名文兴街。”77岁的曾仁里婆婆说。“原来有一所民办小学,叫五七小学,后来学校停办,建起了居民住宅楼。”


世事变迁,红色革命年代的火药味也烟消云散。

    

据史载,中共隆昌支部成立地旧址——火药池,位于隆昌县古湖街道文兴街。

    

1939年初,余照临等三名隆昌籍共产党员从庆符县(今属宜宾高县)撤回隆昌。

   

同年3月,中共泸县中心县委派联络员到隆昌,与余照临等人接上组织关系,在隆昌县城边火药池召开会议,建立中共隆昌支部,隶属中共泸县中心县委领导,余照临任书记,火药池作为中共隆昌支部成员之间的一个接头地点。

    

中共隆昌支部成立后,秘密组织学生阅读进步书刊,在青年学生中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并先后在隆昌县立初级中学等学校发展了7名党员。6月,在双凤小学(今双凤镇中心学校)教书的余照临因工作上不够隐蔽,身份暴露,只身离开隆昌去乐山。同月,中共泸县中心县委书记李亚群到隆昌巡视中共隆昌支部的工作,并重新指定了支部书记。

    

1940春,中共泸县中心县委将中共隆昌支部划给中共巴县中心县委永(川)荣(昌)隆(昌)特别支部领导。在贯彻党中央发出的“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十六字方针过程中,由于联络工作没有跟上,中共隆昌支部成员陆续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支部活动停止。

   

“虽然红色旧址已不复存在,但先辈们开展革命活动的英勇精神永存,激励我们牢记使命,奋力向前。”文庙坝社区党委书记邓天会说。


编辑:李夏娇
校对:毛佳莉
责编:程云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